返回

第十一章 提前发布 从前有位艺术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作曲人榜发布后,各大平台的曲神前后表态,纷纷声称要在近期发售新歌。

这使得网络上群情激动。

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讨论景象。

许多一二线歌手更是在微博上频频向曲神们抛出橄榄枝,希望有机会能与曲神合作一番,或是想要借此机会与曲神们搭上关系

总之,整个娱乐圈犹如平静的湖泊扔进去一枚炸弹,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人的关注焦点几乎都在作曲人榜单的排名。

但这些对于李恪来说,暂时还太过遥远。

因为他连排进前一百的资格都没有,而即将跟自己摆擂台赛的江流,却在作曲人榜中排名第二十七。

“我是不是有点鲁莽了?”

想到自己刚刚领取的任务,在一个月内排进作曲人榜前十,李恪都感觉到脊背发凉。

此时,作曲部经理王烨走进办公室,把李恪与江流一同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而后拿出三份合约,递给两人。

李恪独拿两份。

他细细打量,才发现这是《再见》、《红色高跟鞋》的作品合作协议,这两首歌曲将分别交给齐凤年、阮玲玉两位歌手演唱,协议上写明了协议的分成模式。

《再见》这首歌,李恪独拿一半平台销售分成,这是之前就约定好的。

但李恪仔细看去,却发现平台在这首歌上的分成利润竟然收取了40%,只留下10%给齐凤年以及他的经纪人。

这跟平台宣称的合约收取固定三成明显不符。

李恪再去看《红色高跟鞋》,发现这首歌就要正常许多。

李恪拿25%,平台30%,歌手阮玲玉及其经纪团队拿走55%。

现在是数字音乐时代,所有的运营基本都是在线上进行,黑洞音乐拿走固定30%的分成,已经是三大平台最低水平了,要知道,山海音乐网至今为止仍然拿走50%的销售分成,而鸿蒙音乐网则拿走40%。

每一家音乐平台的崛起,都是牺牲本身的利润空间来吸引歌手、作曲人的,这种竞争环境也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喜爱,因为平台之间有竞争,他们才能够从中得到切实利益。

“李恪,你那首《再见》的分成协议有点不一样,因为齐凤经纪团队主动上交了10%的利润。”

王烨注意到了李恪的疑惑,便是解释道:“齐凤年是新人,他的经纪人的人脉和关系也都不行,眼看着歌曲即将发布,所以就把这10%的分成交给了公司,让公司帮忙在平台之外的媒体进行引流。”

李恪恍然,这就是歌手的另一种选择了,平台拿30%只在平台内进行预热,想要在圈外大火,还是需要资本人脉来运营倒流的。

江流对于手中的这份协议并没有像李恪那样仔细打量。

接过之后便是熟练的拿起笔在合约页面上签字,根本没有多余的考虑,似乎是对公司充满了信任。

李恪却很谨慎,足足看了半个小时,才终于安心签字。

王烨笑眯眯的坐在一旁,没有过多的打扰,等李恪签字完毕后,便是收起了合约,开口道:“合约我会拿到法务处盖章,等回头给你们一份,对了,预热在明天凌晨就开始了,今天主要是给歌手们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