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建一所不一样的太原郡王府 大唐皇长孙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对于大唐百姓来说,此时种植的粟米也好,稻谷也好,都是一年一季的庄稼。

哪怕是年初李承宗已经安排了人员去林邑购买占城稻稻种,也只是在苏杭等地小规模的种植了晚稻。

对于长安城周边,尚未产生什么影响。

这么一来,百姓们完成秋收之后,就变得清闲下来了。

当然了,这个清闲是相对的。

而这个时候,李渊正式允许李承宗开府建牙的圣旨,也已经发出来了。

甚至太原郡王府的修建资金,李渊也难得的大气了一把,由朝廷划拨了五千贯钱。

虽然按照李承宗的设想,太原郡王府的修建,五千贯钱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李渊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不错了。

毕竟,朝廷的赋税收入还是很有限的。

哪怕是今年纳入到大唐统治的区域变多了,赋税的增加也还是比较缓慢。

毕竟新的那些领土,受到战乱的影响比较大。

短时间内的赋税贡献是很有限的。

“大郎,是阿耶阿娘对你不好吗?”

“没有,阿耶阿娘最疼我了!”

“那是你觉得阿耶阿娘太遭人烦了吗?”

“怎么会呢,我恨不得一天到晚都跟阿娘在一起呢。”

“那是你觉得弟弟妹妹经常烦你,所以不耐烦了吗?”

“不是的,弟弟妹妹都很可爱,我很喜欢!”

“那你为何三番五次的跟陛下说要独自开府建牙?你才几岁啊,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搬出东宫?”

郑观音很是不爽的盯着李承宗。

之前李渊允许李承宗拥有几千护卫的时候,她没有太当回事。

毕竟那个开府建牙,水分太大。

但是这一次朝廷正式下旨了,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阿娘,长安城里头的局面,您应该很清楚。如今东宫虽然占据正统地位,但是朝中百官真正支持我们的,并不是很多。

更不用说军中将领,普遍都跟秦王府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这种情况下,太原郡王府的出现,可以有效的分担东宫的压力,吸引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

这对将来阿耶顺利登基,为孩儿未来能够成为大唐太子,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李承宗知道郑观音是个明事理的人。

所以这个时候,自然就要那家国大事来跟她说道说道。

毕竟东宫面临的困局,她也是很清楚的。

“你还那么小,这些事情不需要你去考虑。”

沉默了片刻之后,郑观音选择了逃避。

“阿娘,覆巢之下无完卵,历朝历代的皇位争夺,都是非常残酷的。

孩儿不希望有朝一日出现什么突发情况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想到玄武门之变之后,李建成的所有儿子全部都被处死了,李承宗就觉得一阵蛋疼。

作为嫡长子,他逃过了历史上的病逝,能逃过历史中的玄武门之变吗?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肯定是逃不过的。

但是有着上帝视角,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