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99 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了个寂寞(补更) 满唐红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臣知道该怎么做。”

凌敬躬身应允了一声。

李元吉再次点了点头,并且瞥了一眼身旁不远处的坐榻。

凌敬会意,迈步走到了坐榻处坐下,开始处理起了齐国的政务。

李元吉也低头翻阅起了一些需要他处理的河北道、齐国的政务。

……

往后几日。

李元吉除了又见了一次襄阳公主,从襄阳公主背后的窦诞手里拿到了宋州司马之位外,就一直待在武德殿正殿内,跟凌敬一起处理河北道和齐国的政务。

弹劾李艺的风头越闹越凶。

满朝文武,除了齐王府的人外,有一个算一个,几乎全部下场了。

尤其是在李神通出面弹劾了李艺以后,满朝文武几乎是疯了似的弹劾起了李艺。

奏疏就像是雪片一样往宫里飘。

在满朝文武眼里,李神通就是李渊的‘发言人’。

李神通一般不怎么上朝,即便是上朝,也不怎么说话。

但一旦开口对某件事情发表了见解,那就等于是李渊在发表见解

因为从李唐立国至今,李神通所发表的见解,跟李渊对待事情的态度,几乎是一模一样,没出过什么差错。

李渊在雪片一样的奏疏飘进了宫里以后,吩咐人对所有的奏疏做了一个总结,列举出了几条比较严重的罪行,派人以文书的形式,送往了幽州。

李渊虽然对李艺没有杜伏威那么识趣,有所不满,但他也清楚不能将李艺逼之过甚,不然李艺会反。

所以他准备借此事敲打一下李艺,看看李艺会不会警醒,会不会学着杜伏威,识趣一点。

李建成看出了李渊的心思,但他又不愿意看到右武卫大将军的职位落到李世民头上,所以就逆着李渊的心思,在疯狂的为李艺开脱。

但效果甚微,甚至还遭到了李渊暗中喝斥。

毕竟,在对付李艺这件事上,李渊和李世民是一条心。

李建成虽然是太子,虽然有不少官员可以用,但他根本不可能是李渊和李世民两个人的对手。

就在李建成为此头痛的时候,一篇文章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他的案头。

李建成看过了文章以后,立马派遣了王圭去见了写文章的人。

王圭见完了人,并且将对方隐晦的透露的一些话告诉李建成以后,李建成就将对方纳入了东宫,跟对方深谈了数个时辰。

次日,李建成的人瞬间话锋一变,也跟着弹劾起了李艺。

李渊觉得是自己暗中喝斥起了效果,还在朝会的时候,特地夸赞太子恭顺。

李世民一下子就生出了危机感。

派人快速的查探李建成为何会有如此转变。

结果还没等到查明白,倒先是查到了庐江王向李渊上书讨要高士廉去信州为官的消息。

李世民觉得庐江王大概是疯了,居然敢找李渊要他夹带里的人。

于是乎李世民大手一挥,将高士廉纳入了修文馆,又顺势奏请丘和充任陕东道大行台兵部尚书。

李世民的态度很简单,庐江王敢惦记他的人,那他就让庐江王什么也得不到。

李世民将高士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满唐红》,牢记网址:m.xs639.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