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六节 经济危机 大国崛起1900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杨潮很有钱,不是一般的有钱。

日俄战争期间,光是步枪就卖出了80万只,每一只他最少提走了额外50两利润,这就是4千万两银子,然后还有大炮、炮弹等等,最后总计打到了8千万两。还有最后兵工厂的分红2千万,通过一场战争,杨潮攒下了一亿两的家底。

这笔巨额财富,一举解决了杨潮的资金压力,港口、铁路的投资完全不是问题了。

这些钱暂时全都存进了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工业发展银行,这家银行实行稳健经营方式,不向任何商业机构贷款,只向实体经济也就是新兴工业放款,地域上不分南北西东,只要是中国的工业企业,只要运营情况良好,无论大小都可以申请贷款。

目前的业务主要在上海和武汉,因为这两地的工业企业最多。

“谢冠辉总董那边的数据显示,我们银行账上目前还有五千万两银子。另外还有黄金十万两。”

“盈利情况呢?”

“每年利息总计五百万两。汇兑业务只有一百万左右的利润。”

杨潮的贷款利息不高,一年百分之十,比各国的债券当然高了一些,但是对于商业贷款来说,低了两成。

因为在上海、武汉、重庆、广州等十几个大口岸都设有分行,汇兑业务也是主营业务,但还是竞争不过洋人银行,甚至连票号钱庄都竞争不过,利润很薄。

“你告诉谢冠辉,我们不是有十万两黄金吗,可以发行金票。一两金票含金量一克。”

杨潮已经发现,之所以汇兑业务不行,跟自己的网络只局限在国内有关,因此只能介入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的汇兑,主要都把持在网络覆盖全国,并且人脉关系练成一体的山西票号和江南钱庄手里。

杨潮也没想过要跟这些薄利多销,主要靠人脉关系吃饭的票号竞争,他的目标是洋人银行,但是洋人银行之所以能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他们的网络是国际化的,他们可以在中西资本之间进行沟通。

而西方银行都是以金本位计价的,也就是说中国的洋人银行,是在金银之间进行兑换的,这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杨潮打算发行金票,也在金银之间进行汇兑。

“铁路公司最近的经营如何?”

现在整个中国铁路都归杨潮管理了,而杨潮将铁路公司改组成了一个私营企业,用烟济铁路公司兼并了津浦铁路、京汉铁路等铁路线路,当然他没有明确公告这一点,因为张之洞那些人绝对难以接受,可是内部的核算等等,其实就已经是一个实体经济了。

铁路公司的经济是独立的,股份上,朝廷占有五成,杨潮占有四成,詹天佑那群人占有一成,当然朝廷投资铁路的债务,也都被铁路公司承担了,目前负债一千五百万英镑,兑换成白银在一亿两左右。

“铁路公司账面流动资金目前是两千万两银子,预计年运输业务的利润为八百万两。”

“多了!八百万两银子,这运价定的还是高了。告诉詹天佑,跟大宗商品的华商签订一些长期合作合同,给与他们三到四成的优惠。”

杨潮说道。并不是真的运价高了。老实说这个时代中国的运输费用还是很夸张的,从江南运输茶叶到蒙古,价格可以翻十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