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四零章 再下亳州 颠覆晚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庞师古和徐怀玉等人凯旋而归。一路上还不住的安抚被秦宗权军队扰乱的百姓,招抚逃走的附近各县衙官员和皂隶,恢复正常建制。

李思安、张虔裕、氏叔琮三人各带一千人马就在汴州、宋州附近与秦宗权的残余部队周旋,保境安民,乘机对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进行招抚,不行的话就围剿,一时间倒也增加了不少人马。这些山贼土匪都是悍不畏死的家伙,打起仗来十分勇猛,以前是为了生存才占山为王,现在成了官军,被氏叔琮一顶顶高帽子带上去,很快就仿佛被洗了脑一般,死心塌地的当了官军。

氏叔琮这一招当然是朱温传授的,正所谓攻心为上,想让这些土匪忠心,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做官军不但有饭吃,有银子发,还能受到百姓们的爱戴和拥护,就算战死沙场百姓们都不会忘记他们。只有让他们从心里感觉做官军是对的,他们才会死心塌地的当兵。

朱温接到禀报,让他们还占领各自的山头,不过属于游击队的形式,归氏叔琮节制,不过不准他们打家劫舍,每日就在附近巡逻,防备秦宗权的报复。他们这些人的开销由朱温来解决,当然若是他们遇见了秦宗权前来掳掠的队伍,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联系氏叔琮和李思安等人,让他们解决。

现在氏叔琮和李思安等人仿佛成了宣武军各州的绿林瓢把子,天天也带着各自的手下住在山上。这些各三寨的喽啰们就是最好的斥候部队,碰见秦宗权方数百人的小队就乘机围歼,倒也能抢到一些战马和物资,兵器和盔甲当然也是他们搜集的对象。

可有一点朱温的命令很明确,就是对淮西的兵不施行招降,因为淮西人出了名的反复无常,这些人有都残暴成性,就凭他们把人肉当干粮那一条上,就足够他们死多少回的了。对于这种人,只能以暴制暴,没有道理跟他们讲,如果招降了他们没准儿哪天就反出大营了,还不如杀了比较合适,永绝后患。

朱温忽然感觉到自己现在对于杀人这种事情一点都不像以前那样纠结了,前线氏叔琮和李思安带领的队伍每隔三五天就会送来捷报,每一次都会杀数百甚至上千人的淮西贼兵。这些战报送到朱温这里,已经没有了以前那些震撼,现在这些在他脑海中不过都是一些数字而已,仿佛所杀的不过都是一些土鸡瓦狗一般。

朱温不由的在心里叹息了一句,乱世之中,人命真的显得很是低贱,简直如草芥一般,怪不得人都说“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果然有些道理。

朱温更了解了一个道理,杀人这种事情也和其他事情一样,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只要杀的不是好人,心里也不会有太大的愧疚心理。

朱太夫人却是时常告诫朱温,劝他少杀生,得饶人处且饶人。朱温嘴里答应着,可铁血一般的手腕却绝不手软,把在汴州、宋州境内的淮西军杀的落花流水,侥幸逃回去的溃军提起宣武军就害怕。

现在在汴州做客军的朱瑾算是见识到了朱温的厉害,这时汴州算是暂时安全了,朱瑾也急忙提出要回郓州,朱温也不强留,还送了一些汴梁的特产,还有一些战略方面的物资。如果说送金银的话就显得有些见外了,可不送金银的话,其实人家更见外,不过表面上却显得很是高兴。这就是中国人的处事方法,宁可吃亏也要好面子,正是因为如此,朱瑾没有收朱温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颠覆晚唐》,牢记网址:m.xs639.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