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九章 最穷藩王 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在等到了宁王和他的四十万两银子之后,三位藩王便搭乘着朱瞻埈的舰队准备返回大明。

因为倭国这边战事未完,加上三位藩王也只是回去送银子外加过年,所以都没有携带太多的兵力,朱瞻埈带了一个千户所的青玉卫充当护卫,朱高燧身边人更少点只有五百人。

倒是宁王似乎是把王府的兵力都投入到和倭人的作战中去了,身边只带了必要的藩王仪仗外加百十来个侍卫。

看上去似乎是落魄了一样,但考虑到宁王带在身边的那四十万两银子,朱瞻埈和朱高燧倒是能够理解宁王为什么不带更多的侍卫。

毕竟要留着看家,回去过个新年又不需要太多人跟着,路上有朱瞻埈和朱高燧的护卫一起走,回了大明难道他堂堂一個藩王还会有什么不测?

与其抽调宝贵的兵力回国只是充牌面,不如留着他们在倭国还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而且宁王也算是有心理阴影了,当年他的王卫被朱棣骗走了,现在好不容易拿回来了,宁王本能的想把自己手上这点兵藏着掖着。

朱瞻埈和朱高燧知道宁王的想法,也没有多说什么。

当年老爷子做事不地道,坑了宁王一把,这么多年宁王心里有芥蒂是正常的。

不过当年的事情,就算易地而处朱瞻埈也觉得自己会做同样的事情,并不会觉得朱棣做的有什么不对。

至于说朱棣后面完全无视宁王在靖难中的贡献,这就更朱棣跟朱高煦说“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这句话一样,那是燕王说的,不是皇帝说的。

做藩王的时候,封官许愿、说什么将来共分天下,这种话都是真心实意的,也确实是正儿八经准备兑现的承诺。

但当藩王变成了皇帝,身份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虽然不会让藩王说过的话都不作数,但什么话作数,什么话不作数数,那些被承诺的人就该有自知之明。

像朱高煦认为朱棣是打算立他为太子,这种想法固然没有错,可原话是“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前提是“世子多疾”,也就是默认世子是要优先于他的。

只有世子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了,他才能够替补上位。

而不是说世子还活的好好的,朱棣就准备跨过嫡长子立他当太子了。

至于宁王也是一样,燕王可以跟你说将来共分天下,这没有问题,问题是你如果当真了,真的跑去跟皇帝说要一半的江山,皇帝没砍你的头,那真的是顾念了兄弟之情的。

所以当年的宁王也不傻,并没有真的去和朱棣提这事,但他却脑子不清醒的两次想要苏州、钱塘这样的地方做封地。

苏州、钱塘都是江南富庶之地,离南京也近,你宁王想要这种地方做封地,居心叵测啊!

所以最后,朱棣把他封在了南昌,就这样朱棣都没忘了再折腾他一下,搞出了一次巫蛊之祸敲打宁王。

如果不是朱瞻埈建言让朱棣把藩王放出去,恐怕宁王现在还在南昌修道呢。

其实这种皇帝跟你说平分天下的话,就该听了就忘,压根不能当真。

而且就算当真,你也不能真的去和皇帝提,而是应该装穷卖惨,博得皇帝的同情,让皇帝主动来提才对。

毕竟皇帝给伱的才是你的,皇帝不给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