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六十三 大石,你一定要记住! 靖康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按照岳翻仅存的对于宋人金人和辽人的优势——历史走向来判断,岳翻可以很轻易地得知这个时空因为自己的出现,或多或少改变了一些什么,然而岳翻也不认为这是自己主动的结果,而是被动适应历史所得到的微不足道的补偿,比如另一个时空里,宋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在宣和四年,两次北伐两次战败,而如今到了宣和五年,才由张英率军进行第一次北伐。

辽国方面,也没有在宣和四年底丢失燕京府,在宣和四年发生的两次宋辽之战自然没有发生,而辽国的燕云军则在一个年轻将领耶律大石的率领下两次小挫女真兵锋,使得辽军士气稍微恢复了一点儿,继而耶律大石代表辽国燕云方面军向徽宗皇帝上书,请求宋军按照《澶渊之盟》的规定,出兵增援燕云军,并且给出理由——唇亡齿寒。

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会在这种事情上做一番抉择,徽宗皇帝也不例外,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例外,事实上,正如岳翻之前所预料的,宋庭对于是否北伐充满了争议,西府大佬们几乎全体反对北伐,而东府阁老们则几乎全部支持北伐,看看西府和东府分别是谁做领袖就能看出来了——西府领袖张英、张叔夜,东府领袖王黼,精神领袖蔡京,虽然二人不合。

北宋末年,群魔乱舞,更别说朝廷之内,有识之士慑于王黼蔡京以及他们背后童贯和梁师成的权势,敢怒不敢言,而西府枢密院自建立以来就低了东府一级,西府首脑枢密使是不能抗衡东府首脑宰相的,加上徽宗皇帝早就被收复燕云的目标诱惑的几欲疯狂,终于在这个时刻,通过了出兵北伐的决议,把耶律大石的求援文书付之一炬。

于是最后一丝联辽抗金的希望也没有了,或许说不是这个时候没有的,如果张英稍微有一点点的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行动的勇气,那么他就不会放弃最后一丝希望,他知道,所有人都知道,联弱抗强才是弱国的生存之道,蜀国和吴国联合起来抗衡了强魏数十年,宋和辽只在伯仲之间,如今辽军被打得如此凄惨,宋军就能战胜女真人?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比金人要强大?

辽国人早已开始部分汉化,他们懂得盟约,遵守盟约,总体来说,一百多年以来双方都没有大规模的动作,但是换一个邻居,野蛮的女真人,你指望他们和辽人一样?就算是辽人,也是不断的和宋朝打了几十年才终于和解,如今的大宋,能和女真人打上几十年吗?大宋有四十万的百战精锐吗?

岳翻不敢想象未来会怎样,张英会怎样,二十万北伐宋军又会怎样,当时那十万军队里面的精华所在都随着岳飞和张宪他们投奔西军了,而剩下来的胸无大志的人们,就算见了血,又能如何?北伐燕云?不世之功?这种假话张英自己说出来都没有底气,哪里还能指望其他人说出来有底气?

辽人虽然已经势颓,七十万远征军被女真人打败之后,辽人就彻底失去了和女真人继续战斗下去的力量,所剩下的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但是燕云十六州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辽国的燕云军从来也是非常精锐的军队,即使天祚帝失去主力军队准备出逃的时候,也是打算逃到燕云地区寻求燕云军的保护,只是后来觉得燕云地区距离女真兵锋太近,这才逃到了云中,但是燕云军也没有辜负他,开始两战就打了两场胜仗。

但是这种胜仗能够持久吗?能够继续下去吗?辽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