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8章 朱三太子,我们一起去起义吧!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卑职四川保宁府文林郎景川请裕王爷大安!”

“卑职湖南长沙府文林郎张景科请裕王爷大安!”

“卑职浙江绍兴府举人王胜明请裕王爷大安!”

“卑职河南开封府举人朱诩请裕王爷大安!”

“卑职山西太原府举人姜子翔请裕王爷大安!”

瑞信堂二人,一场遇贵人后给贵人磕头请安的仪式正在进行,这五个幸运官是王忠孝亲自从瑞信堂门外排队的几十个来办“选官贷”的大清候选狗官中选出来的。

这几位看着都挺健康的,年纪也不大,最主要的是家里面的爹妈也都不老,身体都硬朗——放“选官贷”最要紧的就是看这個候选官的身体和家庭状况。年轻力壮的优先,家里头父母双亡或是父母都还年轻的上佳。

要不然官员死在任上,或是官员遇上守孝的倒霉事儿,这个“选官贷”就很可能要变成不良贷款了。

所以那些年老的,病病歪歪的进士、举人,通常会遇到告贷无门的窘境,只能在同乡同年的接济下在北京城苦等,其中的进士等上几年,总还是能授个官的,除非自己死了或是家里的老人掐着点过世......

至于举人,那可就不一定,他们是拣选,拣着了就有,拣不着就扔吧。

不过无论是进士官还是举人官,大部分清朝的汉员(六七成的样子)的仕途都会止步于初仕官——也就是一辈子没得升,而没得升官也不等于可以端着大清朝的铁饭碗混吃等死。

因为大清朝的汉人官是没有铁饭碗的,清朝官员的俸禄是跟着职官定的,没有职官就没有俸禄。和品级、散官衔都没关系。

别人以为他们做官了,端上了金饭碗,其实他们是临时编!

许多人俸满之后,就只能带着一肚子的辛酸苦楚回家养老了——八年候选加上五年俸满就是十三年了,如果三十多岁高中差不多也奔五了,身体差一些的也就算完了。

当然了,旗人官是有铁杆庄稼的,而且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还有世职,要混个差事也容易,什么拜唐阿、笔帖士的一大堆,在旗丁数量稀少的康熙朝,再不济当个八旗步甲。

一个步甲一个月起码也有二两俸银,一年有四石八斗禄米——这还是“坐粮”,在家坐着就有了!如果要出去走走,还有行粮可以吃,每人每月再加二两银子。此外每个季度还有一次“季米”,皇上一高兴还有个“遍赏八旗”,遇上红白喜事,还有银两补贴,逢年过节还有节赏。

八旗子弟包括八旗姐妹,都是一生下来就有一份或半份兵丁口粮,每家每户不管养不养马都能领到一份马乾(养马钱)!

另外,每个旗丁还能有三十亩旗田,都是免除一切税赋的土地!

虽然这帮八旗子弟都自称“奴才”(要么是皇上的奴才,要么是大小旗主的奴才),而汉人官都称臣,看着好像高档一点。

但是谁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想必人人心里都清楚的。

不过有个临时官,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吧?

哪怕是一个县令,只要地皮刮得好,还是有可能还上高利贷后还有点剩,万一在当官的过程中遇上贵人,没准就能平步青云了。

所以被王忠孝领上来给福全请安的那几个候选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