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三五章 追击清军(二) 龙啸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打中了,我打中了一个鞑子的大将。(.)”

段鹏兴奋的挥动着拳头,那支与他身材差不多高的鲁密铳口还冒着袅袅的青烟。

商毅也过来,拍了拍他的肩头,道:“段鹏,干得很好。你打死的应该是一个甲喇额真。继续努力吧。”

听了商毅的夸讲之后,段鹏的眼睛里也露出了得意的光芒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真正的上阵杀敌,兴奋和激动的情绪更多于紧张。然后立刻又从背包是摸出一颗纸壳弹,十分熟练的用嘴破了纸壳的末尾,将火药倒进铳管里,然后将剩下的纸壳全塞了进去,用一跟木杆推进去压实。又马上端着火铳,寻找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这是穆陵军的狙击手队成立以后的首次出战,他们全是使用最精良的鲁密铳,射程可以达到一百二十步到一百三十步。因此全部排在火枪兵的身后,而且还是站立发射,因此和前的火枪兵并不冲突.同时还给每一名狙击手配了一个发射托架,其实就足一支约五尺高的长木杆,一端是一个尖头,而另一端是一个叉形,使用时将尖头插在地上,甴一名士兵扶着,狙击手将鲁密铳架在叉形上,握枪发射。

在十六世纪早期的欧州,火枪都比较沉重,因此托架也是火枪兵必配的装备之一。后来火枪朝轻形化发展,才取消了托架。但给狙击手配备托架,可以保证发射时的稳定,使命中率进一步提高。

在清军队伍中,各级固山、甲喇、牛录甚致是领催、白甲兵、马兵在盔甲样式,其由是头盔和护背旗,都有明显的区别,即使是在集团冲锋中,也十分好分辩。这一来给穆陵军的狙击手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以十分轻易的就认清鞑孑中谁官大谁官小,要打就打官最大的。

尽管清军的将领几乎都穿着三层重甲,但狙击手基本都是选择沒有任何保护的面部下手,因此只要是命中,就是爆头而亡,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栽下马来。

而这时在穆陵军的火枪手阵列中,火铳还是在一排接一排的轮流发射。尽管后面射击的都是鸟铳,无论是射程还是破甲力都比鲁密铳相差很远,但这时清军同样也冲得更近了,因此鸟铳还是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既使打不死人,也会让人觉得疼痛难忍,而且还可以打没有披重甲的战马。

在使用了纸壳定装子弹之后,火铳的发射频率也明显加快,在过去使用三段连射的方式,平均一分钟只能打出五到六枪,而现在一分钟可以发射出七到八枪。而且穆陵军是换枪不换人,士兵不动,由前排付责发射,后两排付责填装,然后过枪递给前排的士兵,每一各火枪手再射击十次之后才轮转到另一名,这样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火枪手转换人员而造成的混乱。

清军却都有些抓狂了,因为这一场战事以经完全不是按他们预想的模式发展。在淸军的预想中,尽管明军使用火铳,但在自己铁骑的面前,根本就得不到多少施射的机会,虽然会遭受到一定的打击,但自己的铁骑还是会以摧枯拉朽的冲击之势,杀入明军的阵中,将明军冲得七零八落,等自己的步兵上来之后,以经是收拾残局了。致少在过去的战场上,基本就是按照这一模式发展的。

但这一次就完全不同了,这支明军的火铳不仅打得远,而且密度大,轮转的速度也快。在穆陵军火枪手的猛烈打击下,清兵不断的从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