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上元三日例行假期一晃而过至此已是喧闹了半月之久的长安渐归寂静东西两市重开百官按时上衙值事一切全都恢复旧时模样。

十八日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新天子于大明宫含元殿升朝视事只是与大朝会大有分别之处乃是此次的朝会依例只有政事堂及京中各部、寺、监的主官方能参与以辅佐天子决断天下大事。

也正是在这贞元元年的第一次朝会上新登基的皇帝陛下一连颁布数道诏书其中的改租庸调为两税法固然是朝中大臣早有所闻;另有如加征“茶”税倒也不让人意外;引起最大争议的却是第三道诏书所言的“永撤岭南、淮南、江南东西四道节度使复置观察使、折冲都尉分司文武二者不相统属更一并收回四道征税之权地方用度由朝廷核准实授……”

皇帝陛下悍然向地方藩镇动的第一波猛烈攻击不出意料的引来朝中反对声一片其时距离安史之乱被平定也不过短短数年时光朝中许多大臣都曾经亲历这一场长达八年的刀兵战火也曾经有过与玄宗、代宗两位陛下仓皇出逃京城、惶惶不可终日的惨痛经历;更有甚者如太子少师颜真卿的兄长颜皋卿更是在此次叛乱中为国死节是以此刻这些臣子们一闻李适这道要尽收地方节度之权的诏旨第一反应不是朝廷威权的加重反而是遮天蔽日的刀兵战火。

“陛下此事实宜慎重从事为好这一道圣旨颁行定然会激起地方大变介时臣恐有不忍言之事生老臣拜请陛下三思而行哪!”出言说话的是三朝老臣王清堂其人官居九卿之一的大理寺卿正。

一见是他第一个跳出反对。端坐御座之上的李适顿时面色一寒只因这王清堂官位虽不尊崇但由于其人年纪老大;为官又是刚正不阿是以官声极好;加之更有三朝老臣的金字招牌挂着是以在朝廷百官中极有号召力他这率先难不免会引起连锁反应。

事情果如李适所料一般随着王清堂第一个拜倒于地。紧随其后的便有一连串的官员纷纷效仿不一时之间大殿之上已有十数名官员随后拜倒其中六部侍郎便有四位。

随着一个个官员相继出列李适地脸色也是愈来愈黑他虽是早料到必然有人反对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如此之多的人会符合一时间在无穷的愤怒之外。这位天子的倔强性子也被全然引。强自压下心头怒火李适瞥了一眼右排前立的几人淡淡道:“三位宰辅于此事上又是怎生看法?”

“地方藩镇军政皆统。肆意课税扰民。而陛下意欲收权于朝此实乃我大唐万民之福;如此中兴善政臣自然全无异议;只是如今地方藩镇实力雄厚朝廷财力、军力皆是不足一个不妥当之间只恐怕激起大变王卿正等诸位大人担心之事也实在是不无道理以臣之见莫如再缓得几年待朝廷准备的充足些。再行此策岂不是好?”沉吟半晌后常衮出班缓缓奏道他话中虽无一字反对然则却是暗合王清堂等人之意。

听闻此言李适鼻中微微轻哼一声一如前时无一言置评只是将目光转向刘晏与崔佑甫两人看他们更有何话要说。

在满殿臣子的瞩目之中。紧皱着眉头地同平章事、领户部尚书、江淮盐漕转运使刘晏缓缓出班奏道:“臣自为官以来历时数十载然多是经手钱粮之事以臣之愚见收回地方征税之权实在是大大的善政无疑倘若此策能行三年之内臣敢保朝廷岁入当为今时三倍之多。”说道这里这位天下公认的理财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