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惊诧 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贞观时太宗大征天下儒士以为学官数幸国学令祭酒、博士讲论后又于国学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太学、四门亦增置生员极一时之盛。

这一日清晨刚刚得天子肯接掌国子监的礼部侍郎崔破大人并前任祭酒郭驸马带领着两个主事悠悠到达了这“极一时之盛”的国子监所在。

国子监位于长安朱雀门外东第二街尽一坊之地因其生徒云集学舍林立占地广大乃成为国朝唯一不设置于皇城之内的中央机构。

行走在这宽阔的校舍内崔破依稀有回到后世大学时的感觉眼前这大唐官办的最高学府自“建校”至今说来也已有百年历史了硕大的国子监校区内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偶尔还可见四处小池塘中有亭亭玉立的白莲花迎风轻摆更为这古朴的校舍增添了三分清静、雅致。

经受过战火洗礼近些年方才逐渐修缮完备的监区内不可避免显的有几分破旧但也正是这镌刻在校舍建筑间的沧桑愈为这大唐最高教育机构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漫步于青石方砖之间沉吟不语的崔侍郎竟有些些恍惚正是在眼前的这些校舍中孔颖达、贾公彦、张后胤、徐坚、杨倌、柳公权……当然还有自己那老是麻烦不断的门生韩愈等有唐一代著名的博学大儒都曾留下他们的足迹。而那一部对后世影响深远至宋朝仍被钦定为教学及科举官方定本的《五经正义》(初名《五经义训》)也正是应太宗陛下饬令在这里由孔子后裔、时任国子祭酒的一代大儒孔颖达领人撰就。悠游行走其间恍然便如同行走在“国学”展史中一般。

自国子祭酒由大儒转为王室亲贵担任后。这国子监之日常管理便是由两名从四品官阶的“司业”负责而此时正踱步上前见礼地司业郑矩便是其中之一了。

“来来。来且由我代为引荐。”待那司业上前行谒见礼毕为人四海的驸马爷当即为二人绍介道:“崔侍郎崔大人只看他这官服郑司业想必早已知了。这位郑司业。出身河东望族郑氏乃是大历八年进士才华过人。噢!对了十一郎说起来他还当是你的学兄?”

见眼前这名唤郑矩地司业风仪淡雅、举止合度。崔破对他已是大有好感此时闻言更是兴致大增道:“噢!驸马爷何出此言?”

此时不待郭暧开言那郑司业已是微微一笑接道:“家岳乃是今山南西道经略使杨公于学问修身上某对其多有请益驸马爷想说的就是这个吧!”

“噢原来就是你想娶小老婆然后跟夫人闹惹的坐师心绪烦乱?”听他这言语。崔破随即想起当日那《我侬词》来“也不知见效了没有?”心下暗自调笑了几句。侍郎大人早已拱手略为躬身行了一个后学之礼。

见岳父大人前时日日称赞的得意门生如此谦逊那郑矩笑着连声道:“不敢不敢大人切莫如此。”

一路说笑着走向公事房崔破途中方才得知原来这国子监本身不仅是一个学院机构。更是大唐实际上的最高教育领导机关而另一位颜姓司业也在南方各道巡查府县州学是以没能出而迎候。

一听那司业姓颜崔破心下一动话语试探间得知此人果然是本朝太子少师颜真卿的本家族侄不过略一想这倒也不奇怪本朝自高宗后儒学衰微少有名家对于经义地探究近数十年来多是在一些奉儒守官的大家族传承对于本朝儒学传承大本营的国子监他们自然倍加注意而朝廷想来也是乐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牢记网址:m.xs639.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