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财政专家毕自严 明末小平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这个官员刚刚拍完马屁,一众官员也是反应过来,作为对崇祯减免江南税收的回报,这个提议又怎能加以阻止呢?反正我又不是陕西人,回去又不会被老百姓骂,于是赶紧加火。更新最快

“皇上英明,想那八百里秦川沃野只需一个丰收,便可得钱粮无数,这个主意真是英明无比啊。”

“对对对,陕西拥有耕田达二十六万顷之多,区区六十万两白银分摊下去,一亩地不过毫厘而已,实可谓不足挂齿。”

这时,一个陕西籍官员,礼科给事中汪有典坐不住了,看着自己的老家被人卖了,这要是一句话不说,实在是说不过去啊!要是哪天回家探亲,岂不是要被老乡戳脊梁骨!

于是汪有典说道:“皇上,此事恐怕有点不妥啊!”

这话一出口,现场为之一静,大家都忍不住看看这到底是谁敢这样说话?没看到皇上正在兴头上吗?刚刚皇上还依了咱们的请求,所谓投桃报李,这又怎能阻止?

回头一看,竟是礼科给事中汪有典,大家这时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好在官不大,如果又是哪位朝堂重臣,那还得又费一番口舌。

一众官员还未说话,崇祯却不悦的说道:“哦?此事哪里不妥?爱卿与朕细细道来。”

崇祯这话一说出口,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感觉到崇祯的态度已经非常的冰冷,甚至已经有些发怒了。

汪有典这时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崇祯的态度,可是话已经说出口,收也收不回来,于是只能强撑的说道:“皇上,陕西虽有八百里秦川沃野,可是这几年陕西已经多年大旱,并且年景一年不如一年,地里的收成,实在无法支撑如此多的赋税啊!”

汪有典一说完,立马便有官员反驳道:“此言差矣,想我大明地大物博,富有四海,国土这么大,哪个地方哪年还不出点事?区区一点旱灾又算得什么?哪天老天爷下点雨不就完了吗?”

“不错,正是此理,即便有些干旱,那也就是一两场雨的事,又何足挂齿!汪事中多虑了。”

一时之间,朝堂上的官员都齐齐指责汪有典太过自私,并且不懂政务,汪有典本就被崇祯的态度吓得心虚,这下又被众大臣指责,也没个为自己说话的,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还是毕自严看不下去,这时候说道:“众位同僚又何须指责汪事中,如今陕西本就有王二等人作乱,这时转税本就不妥,此乃大善之言。”

反驳毕自严,那还得是重量级人物出马,当然这个时候众位大臣首推钱谦益,钱谦益也不含糊,站出来立马反驳道:“毕大人此言差矣,所谓耕田交粮,乃天经地义的事,如今国事维艰,理应守望相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怎能为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大义呢?”

毕自严听后也不再言语,因为毕自严知道自己无论怎么说,都是说不过他们的。于是也就干脆不说。实际上,如果出于利益角度考虑,毕自严能站出来说刚才那样一句话,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因为他是户部尚书,那可是管着钱袋子,现在崇祯免了江南茶税,如果没有其他地方补上来,那么户部每年就要少收六十万两银子!现在他能为陕西说一句这样的话,作为户部尚书,真的是高风亮节!

毕自严,字景会,山东淄人,生于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小平民》,牢记网址:m.xs639.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