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五节 战俘问题 南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接连败意大利,败英军,对民心民气的鼓舞是巨大的,几乎民族感情一瞬间就冲上了云霄。但是老百姓可以不管善后问题,只享受胜利的喜悦,政府却不能不管。而且必须要小心谨慎的应对,因为好容易激发出来的民心士气,如果一个应对不好,在给打击回去了,就有泪无处流了。

联省不可能,中国不可能永远跟意大利和英国人打下去,国与国之间,和平的时候总是要多过战争的时候。但是目前如何能够让这两个西方国家,骄傲自大的西方国家,自认为是列强目中无人的西方国家,吞下失败的苦果,接受权力萎缩的命运。

赵泽勇想要谈判吧,两国都还没承认过革命政府呢,更不用说联省了,他们不承认联省,就没有对等的地位,无法平等的坐在谈判桌前。于是英国、意大利跟北洋接触,给革命政府施压,就是不愿意跟联省坐在谈判桌前。名义上是法律程序问题,其实还不是面子问题。他们还相继通过其他国家向联省传话,表示只要联省肯释放两国俘虏,并保护两国利益,那么两国愿意承认联省的政治地位。

承认地位,这个东西,在西方人手里渐渐的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外交底牌,对于一个新政府而言,承不承认地位,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被人承认就不是合法的。

但是这对中国人来说,根本就是扯淡,中国向来是个胜者为王的社会,谁赢了谁说了算,谈不上谁承认谁的问题。但是要说中国人心里一点这种现代政治意识都没有也是不对的,一个政权建立了,怎么证明这个政权是合法的呢,怎么证明这个政权就是正溯。中国人有自己一贯的认知和传统。

古代时候,那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谁占据了洛阳、长安几个古帝都,谁就有资格称帝,而其他地方的割据政权,顶多称王,即便试图跟你平等,也不会得到舆论的认可,文人名士只认可那坐在洛阳或长安皇宫龙椅上的那个人。因此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在北方建都的国家才是正统。五代十国中,只有在河洛这里建都的国家才被定为朝代,而其他国家都只能是十国中的一国而已,比如南方很多国家,像后唐等,其实当时都是强国,存在时间也更久,可却不及北方一代两代的短命王朝的历史地位。

直到东晋南迁,衣冠南渡。不但是皇帝,就连掌握了舆论的士大夫都跑到南方去了,于是他们只能修正这种舆论,不再以中原为唯一的正统象征。而是开始更加重视其他一些象征,比如宗室、比如血统,还有传国玉玺等。南宋同样是如此,而且由于南宋文化地位很高。南方士族可以主导话语权,于是他们开始把南宋粉饰成正统,三国演义的故事就是这时候开始形成。人们开始认可偏安的汉室刘备政权,而否认丑化中原的曹魏政权,这就证明了地域观念开始弱化了。

但是中国人是弱化了地域为正统的观念,不是完全消亡了,只不过把北方作为正统的观念渐渐淡化了,或者说是扩大了,中国人仍旧认同谁拥有了天下,谁就是正统,把整个天下当作了一个大中原而已。而且世界观开始走出中国这个地域,周边小国必须接受中国天子的册封,否则就是得国不正,这相当于只有得到中国认可的国家才是合法的政权,跟西方的承认地位的方式有所不同,话语权只存在中国天子手里。

所以宋之后的朝代,就开始不再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