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节 农会 南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农会,不是历史上那个农会,那个贫下中农组成的农会,那个跟地主对抗的组织,那个打土豪分田地的组织,而是由张澈这个民主先锋组建的一个农业互助组织,当然之所以还叫农会,跟历史上那个农会也颇有渊源。

自从国g合作之后,中国各种革命组织,斗争组织就开始蓬勃发展,在广东各地都建立了农会,有的也叫做红枪会,因为成员都拿红缨枪而得名,目的就是跟地主阶级斗争,打土豪吃大户为最大动力。

这个组织以席卷之势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起来,联省也不例外,在粤桂边界地区,在云南的偏、远、山、边等发展尚不能惠泽的地方也建立了起来,也爆发了不少暴力冲突。张澈不喜欢暴力革命,他喜欢民族的政治协商来解决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极为关注。

恰好那段时间刚好他离开了政府,来帮自己老子搞中粮以获得资历和名望,于是对这些爆发在农村的问题极为重视。很快他就赶赴农会发展地区,跟农会的头目们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很快中粮就进驻了这些地区,动用了不少资金帮这些地区改善交通,改善土地。同时跟当地大地主沟通,以公司提供优良的种子,肥料等条件换取了地主们减租减息的承诺。

当然这只是个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根本问题是这些地方太过封闭,劳动力走不出去只能接受地主的盘剥,资源销售不出去生产力低下,人口多物资少的后果是百姓很穷。于是在减租后暂时稳定了民情,接着很快张澈就动作连连。

修路、招工,很快就分流了当地剩余的劳动力,接着地主发现招长工困难了,他必须和外界竞争。必须跟修铁路的包工队,跟城里的建筑队,跟火车站的搬运行,跟工厂来争夺劳力了,劳动力自然就要提高。

老百姓获得了实惠,开拓了眼界,很快就扔了危险的红缨枪,能吃饱饭了,谁还敢这杀头的买卖,惹来了军队可就不好了。于是一时间除了一些死硬分子。还有懒惰的二流子,在就是一些头目外,农会几乎被张澈肢解了。

打散了农会后,张澈并没有取消农会,而是开始改组农会。自己组建了新的农会,一个以中粮为核心,联络农民、地主开始想方设法以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组织,并且张澈的农会通过合法的程序在政府进行了注册,他们是一个合法的组织。不但不会招惹来军队,反而是要收到政府保护的,当然前提是他们不进行暴力活动。

收拾了偏、远、山、边地区的农会后,张澈再接再厉在云南各地都成立农会组织。

“加入农会。种好种,施好肥,卖好价。”

这就是张澈农会的口号,显然他滥用了中粮公司的私权。但是赵泽勇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因为赵泽勇也害怕暴力,稳定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头等重要的事情。没有稳定奢谈发展啊,如果不能得到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赵泽勇任何发展的理想都无法付诸实施。

在中粮强大的农业统治力下,农会发展只能以恐怖来形容,大小地主纷纷加入,农民也大量吸收。在农会框架下,张澈通过协商,减低了地租,提高了工资,相应的给予地主以补偿,首先是在购买种子、花费方面提供方便,甚至是以赊销的方式,等粮食收割了,在以粮食出售来还账。土地所有者的收益降低了一些,但是相应的风险也降低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