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作死布局 窃隋好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大业七年,俨然已经步入了寒冬季节。万物凋零,徭役却还未停息。一支足有十几艘漕船构成的官船队,在日渐荒芜的河北平原上缓缓往北而行。船型很是古板,没有车轮舸般的划水桨轮,而是还需要数以百计的纤夫为船队拖曳,一派强烈的人力与自然力的对比,仿佛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油画一样颇有感染力。

“河北倾颓如此,陛下尚且对高句丽用兵念念不忘,这天下,唉……”船头一个额前头发微微稀疏的中年人,看着一年比一年耕作零落的田野,如斯感慨着。

他,便是现年四十五岁的唐公李渊了,论亲戚关系,算是今上杨广的姨表兄,比杨广大三岁。此次沿着运河北上,也是被杨广委派了新的官职,需要到涿郡赴任。

李渊七岁时,其父李昞亡故,他便袭唐国公爵位,那时还是北周天下,隋尚且未建。大隋立国以来,文帝杨坚一朝,李渊的爵位也是直接按照前朝的范例追认,并未有过任何更动,爵位保留的同时,历任河南、河东、陇西各地数州刺史。然而随着杨广登基,因为大隋整体的爵位管制改动,唐国公的封号也就简称为了唐公。

杨广登基的初年,便废除了国公这一级别的封号,比如越国公杨素就直接改称越公,唐国公李渊自然也直接改称唐公,都去掉了这个国字,以示除了亲王之外,其余任何爵位都没有封国之说。

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年轻公子也出舱来巡视。恰好听见了李渊的自言自语,心中也是一阵忧虑,问道:“父亲。陛下如此用兵,只怕高句丽之战还要迁延日月,咱此次到涿郡督粮,不会有什么揣误吧。自古军需账目最是糜烂,大军一动,多少钱粮器械损耗不见踪影,若是前任亏空剧烈。来年大军供给出了什么乱子,陛下近年来愈发不近人情,不知会不会让咱家……”

对于儿子的这个问题。李渊倒是似乎心中有底,被问了后反而心情好了一些:“建成,此事你不必多虑,那是不至于的。大业七年一整年。陛下都把涿郡督粮的任务交给了民部尚书樊子盖。这樊子盖为父最是熟悉其性情不过,是个古板死理之人,丝毫不通权变。陛下用他督办了一年涿郡军粮,也就是看重了他这一点,若非因为高句丽之战要拖延的时间远远比陛下预料的久,一年之内打不完,而齐鲁河北腹心之地贼寇又渐渐糜烂,陛下急需樊子盖留守后方要害。也不至于把他调离涿郡留守的位置。”

这个眉目英挺,身形峻拔的公子。正是唐公世子李建成,听了父亲的教诲,恍然大悟:“倒是孩儿见识不足,对朝中大臣秉性不太了解,只以常理揣测之。这件事情孩儿倒是听说了,陛下忧虑后方无人督办,又或是贼寇侵扰,上个月陛下新进下旨,让刑部尚书卫玄卫文升兼领大兴留守,辅佐留在大兴的代王侑一并拱卫故都、关中安定。让民部尚书樊子盖由涿郡留守改任东都留守,辅佐越王侗拱卫汴洛,并节制兴洛仓、回洛仓等通济渠、永济渠入黄太仓。陛下定然是一来要稳固后方,二来觉得此前筹备的讨伐高句丽的军资犹有不足,而地方催缴又不力,所以要借重樊尚书亲自到腹心财赋之地就近督办。”

杨广那已经早逝的长子杨昭,一共为杨广留下了三个嫡孙。次孙侗和第三孙侑分别留在东西两京。而李建成言语中没有提到的长孙杨倓,今年已经七岁,比两个分别只有五岁的弟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