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交锋(一) 杀胡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ps:第二更

“我只想问……”,周顗紧盯着王敦,“有没有人认真审判官司?有没有人认真征收赋税?有没有人认真训练军队?有没有人认真推行教化?有没有人认真辛苦耕田?”

“没有!没人去做!”,周顗一改往rì狂士之态,一字一顿的质问:“寡弱至此,将何以济?大家仍在穷嚼蛆,试问又怎么能够‘克复神州’?”

王敦讪讪地张嘴想说话却说不出来,竟被周顗问住了。

傅熙远远地看着王导,不知道如何他回答。王导如何作答?其实回答在预料之中,那就是恼羞成怒,祭出铁帽。

其实周顗所问的问题,归根到底,只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民生。忽略治国,自曹魏时就已经存在,开“清谈”先河的“竹林七贤”时代,或多或少还能触及民生。越往后却越不堪。

穿着鹤氅,吃着金丹,摇着麈尾的清谈名士们谈得更多的是玄学,傅熙在清河跟裴宪等人清谈时,已经见识了。至于踏实做事,如何处理民生问题那就会被视为粗俗。

王导被人尊为当世“管仲”、江东“夷吾”,主政江东这块“根据地”用了不少心思,自然容不得别人如此质问,

“周伯仁!”,这回是王澄严厉地打断了周顗的话,“中州弥乱,民生凋敝,中原人士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受尽白眼,谁人不是无时无刻不想克复神州?岂有你说得那么不堪?”

王澄乃是荆州刺史,“卫玠谈玄,平子绝倒”说的就是王澄了。他从小跟着老哥前太尉王衍,琅琊王氏能有今rì风光都是自王衍始。王澄年少时,就名满全国。为人表面上豁达大度,不拘小节,实际上骄傲蛮横,洋洋得意,不知道忧愁畏惧,心胸褊狭,容易动气。

因为王衍,王导、王敦都要让王澄一头,傅熙来江东之时,王承曾特意交代不要得罪此人。

这话确实不容易驳回。千错万错,总有一样不会错,谁愿意背井离乡。周顗直言其弊,不仅触痛了王导,也触痛了在座的几十位清谈名士。

周顗不理王澄,看着王导、王敦说:“茂弘、处仲,你们说呢?”

所有的目光又望向了王导、王敦。王导沉默着。王敦也沉默着。诸葛恢看了看傅熙,傅熙摇了摇头,示意其不要多话。

“其实,周公说得不错”,打破沉默的竟然是琅琊颜氏的颜含。

王澄等人眼光一下子冷了起来。同为琅琊郡的士族,平时私交还不错,颜含竟然公开放言支持周顗。

王澄:“弘都有何话说?”

“茂弘公、处仲公不好说,我来说几句吧”

周顗:“可以”

“军事,我不懂。我只说民生”,颜含的嗓音清亮简洁,“自怀帝始,在地方上,朝廷年年打仗,民不聊生,户口减少。而南北的士族们呢?依旧以豪奢为荣,崇尚清谈,竞相买卖流民。搞得朝廷贫穷,个别世家豪富。正是这些时弊,才有苦县大败,洛阳倾覆,这是掌权人的忧虑,也是掌权人之误!”

“掌权人之误?你的意思是这责任让谁承担?”王澄立刻盯住颜含。

苦县大败,四十八名宗室王爷被杀,无数名士死于此战,晋朝zhōngyāng军队全部化为乌有。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王导,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杀胡儿》,牢记网址:m.xs639.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