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八章 劝服 水浒我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不管众人心中有什么想法,李瑾不再提此事,而是转头对执掌山寨一应营建事务的陶宗旺说道:“陶宗旺哥哥,你和手下的兄弟最近可能抽出空闲来?”

陶宗旺从座上起身,抱拳回道:“回寨主,山上的城垣、寨前三关、四方水寨、民众房舍,都已经修筑完成,如今我和手下的兄弟们主要是协助水军的兄弟们将山下的港汊掘深,抽调百十来个人手不是难事。X更新最快只是不知道寨主要修筑什么?”

“百十个人已经够用了。待会儿便请哥哥吩咐一下,抽调人手出来,在后山寻一处宽阔地势,起上几间大屋。给山上的孩子们做学堂用。”

“学堂?”

“不错,正是学堂。因此,这几间大屋既要坚实,还要宽敞明朗,最好离后山的百姓住处、政事堂的办事处都方便近捷。”

“寨主放心,此事便由我亲自督造,质量上绝无问题。山上空地甚多,选址也好找,不出一月,书院即可落成。”陶宗旺拍着胸脯保证道。

听到陶宗旺如此保证,李瑾笑了笑,说道:“有哥哥亲自监造,我自然放心得下。”

示意陶宗旺坐下之后,李瑾接着说道:“程先生,烦你下去之后,起草一篇文书,通告山上百姓,学堂落成之后,不拘男女,山上十六岁以下的少年皆要送到学堂读书识字。”

“这寨主,于山上的百姓而言,半大的孩童多少也能为家里办上一些事情,要是要求百姓将家里的孩子都送到学堂中读书,只怕有些困难。”听到李瑾的吩咐,一直沉默的程万里终于开了口。

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口就是生产力,即便是十来岁的少年,也能算是家里的半个劳动力,强要百姓送孩子到学堂中读书习字,只怕倒是会激起百姓心中的反抗心理。

李瑾回道:“先生是做过牧民官的,劝学之事,应该也不陌生,山上的百姓不愿意,那就要看先生的本事了。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本朝真宗皇帝不也曾作诗言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话虽然可能有些偏颇,却也不无道理。山上正是用人之时,缺的就是读书人。再一个,孩子们学了文章,识得道理,总比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更有奔头,先生将这些道理讲与百姓听了,想来该不是什么难事。”

光讲道理,只怕百姓也不见得能听从,李瑾又道:“还有,先生可以在文书中写明,入学的孩童不用交束,学堂还管一顿午饭,这样一来,总该不会有百姓拒绝了吧。”

半大孩子,吃穷老子,冲着这一顿饭,怕是就有不少百姓愿意将自己孩子送进学堂。加上若是真能读出什么名堂,爹娘也不用再如现在这般辛劳。凭着这些,若是孩童不愿意读书进学,有些父母怕是要拿着棍棒亲自将自家孩子“送进”学堂。

听到李瑾这般说,程万里终于再没有疑问,作揖行礼之后,领命坐下了。

不过掌管山寨钱粮的蒋敬却是又有了新的意见,他向李瑾说道:“寨主说要为学堂的学生提供一顿饭食,这一项怕是要消耗山上不少钱粮。”

蒋敬也不是小气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