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一章 集权 庶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袁博朗虽还想坚持,但他身后的人已选择妥协。新官上任三把火,现在新皇登基烧的火更大,没人想被这把火所牵累。之后的商定已无太大意义,只是在一些细节上作敲定,大臣们态度上妥协,但立场依然不会变,跟刘愈的梁子也算结下。

操办商贸司,还是由刘愈一手操办。因为这次朝议的变故,连帮手的事袁博朗也不想提,意思是让刘愈自行解决。

本来刘愈打算在朝议上提出让藩王进长安城朝贺事宜,但一想此事事关礼节,由他来提不合适。趁着朝议解散后,便跟袁博朗提了一句,袁博朗正为商贸司的事恼火,闻言不由冷哼一声道:“这些事,老夫自有打算,毋须刘统领操心。”

“师傅,看来你得罪不少人。”

六台衙门的后堂,苏彦用带着几分歉意的目光望着刘愈,说道。

“动了他们的蛋糕,他们要记恨也拦不住。一会兵部的人来议事,准备一下。”

“师傅,什么是蛋糕?”

蛋糕说起来还是西洋的东西,现在尚未传入中土,刘愈不想跟苏彦说些废话,将御林军那边传过来的边关奏报递给了苏彦,道:“这是定国侯的奏本,他还是执意要开战。”

苏彦看了奏本上的文字大感头疼,之前刘愈也说过,朝廷连救灾的钱粮都捉襟见肘,更何况打突厥。之前让定国侯刘兆“量力而为”,看起来刘兆并不太理会其中的意思,只是一再催促粮饷。

“师傅。要不……你写封信劝劝定国侯?”苏彦试探着问道。

“他何时听过他这儿子的意见?今天讨论的军务并不包括边关战事。主要是长安城的戍卫。态度上你别太倾向于我,等讨论出结果再说话。”

很快新任兵部尚书郑昶会同兵部的人前来,因为军务和政事分开,因而在朝议上也会分开议论。以往政军会由右相一肩挑,但现下袁博朗只负责政务,而刘愈已将长安的戍卫军权控制在手,袁博朗也无法插足。在新皇登基的很长时间里,军务会议都由刘愈来主持。苏碧和袁博朗都不会出席。

其实长安城的防务也并无太大的变化,只是原本东水营正统领因与晋王勾结被削职,因护槽司马董书在这次拨乱反正中立下功劳,兵部提议由董书接任东水营正统领。

这提议也获得刘愈的认同。若非董书,长安城会免不了一场战乱,若起战乱遗祸不浅。

原本护槽司马只是营中副将级别,一次提升到正将,还要统领全军,刘愈只怕这董书不足以担当,于是又提出从御林军中调拨人手过去帮忙当副将。如此刘愈便可安插亲信在董书身边。一方面辅佐一方面监督,加强刘愈对长安戍卫的控制。

兵部的人虽然都明知道刘愈有擅权的嫌疑。但新皇对他信任,他们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第二项议案是由刘愈提出,要将城中六防司整合起来,成立总防司衙门。

长安城内防司分权,本来就是担心若是整合在一起会形成制约御林军的力量,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如今刘愈提出要成立总防司衙门,兵部的人意见颇多,认为如此会不利于长安城的戍卫。

刘愈是出于加强控制的考虑,现在城内的防务可说是一盘散沙,六防司兵员质量参次不齐,本身也无统一的调配性。刘愈一方面想将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