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我能做什么?(二)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魏玛共和国时期;德意志和中国就有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在中国抗战还没有开始之前,德意志曾经派遣过一个军官顾问到远东帮助国民政府训练军队,1911年1934年,德意志以军火、工业品换取中国的资源,此时德意志与中国的关系极为密切。|想|文|学就是现在,德意志与中国都还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四面楚歌的德意志能从国际社会购买的东西并不多,欧美等国家普遍对德意志限定出口除民生用品外的任何物品,再有《凡尔赛条约》的存在,德意志与各剥削国的关系可以说非常的恶劣,这也才有了战争。

对于中国而言,1911年1939年的中德两国合作对于两国来说,绝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德合作在某种程度上让中国与德国结成了一个脆弱的联盟,亲密的合作关系使中国的工业建设和军备迅速实现现代化,其原因是德意志与西方国家交恶,并处于对立状态。在希特勒还没有上台之前,魏玛共和国政府一直以军火、工业品换取中国方面原材料为基础;这样的生存需要,让两国曾经有一段蜜月期。

从清王朝遗迹上站起来的中国,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军阀割据,列强环绕的环境下艰难的生存着,其条件可谓坚苦卓越,内有军阀、外有时处于经济无法发展的艰苦阶段。

哈尔早期就有一个不解的疑问:他很不明白一点,那便是那个国家为什么只要成品的军火,不要德意志帮助她建立

试想,一个处于动乱之中的国度需要什么?

两国的国情其实有点相同:凡尔赛条约限制了德国的工业出口。军队被限制在十万人以内,军工生产被大量削减。中国由于崛起的晚一直被列强当成剥削的对象,20世纪早期她在国际社会没有自己的发言权。两者都是被剥削的对象。

《凡尔赛条约》条约并不能改变德国在军事创新上的领导的位,许多工业企业仍然保存着设备和技术以生产军事硬件。因此为了绕过条约的限制,这些工业企业开始与国外合作,例如苏联和阿根廷,合法的生产武器并出售给国外。

然而,中国的环境更加的恶劣。她一直在寻找出路,但是在她即将发展起来的时候……

“阁下,我有话说。”埃里希雷德尔的脸色非常严峻。

徐阳目视斯特莱走出会议室,他一直低头看着桌面上的文件,那是一份名单。他缓缓的将头抬起,“请说。”

埃里希雷德尔似乎早就思量好话语,他深呼吸一口气,问:“尊敬的阁下。我,您为什么那么关注远东那个国家?”

徐阳神情一愣,这个问题尖锐极了。他搪塞,“雷德尔叔叔,我们需要资源。”

或许是那叔叔的称呼让埃里希雷德尔感触什么,他语气不再严肃,而是用担忧的口吻劝告:“阁下,我们这么做……或许会伤害到我国的利益。目前我国正在远东寻找盟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盟友,东面需要有国家给苏联增加压力。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您所看好的那个国家能帮到我们什么。”

徐阳有点不想回答。他问:“您想说什么?”

格莱姆一直安静的坐在下首,他插话,“埃里希雷德尔上将阁下的话未必没有根据,我们在太平洋需要海上力量,也需要有人在背后给苏联增加压力。上将阁下或许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牢记网址:m.xs639.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