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63 种族歧视 远征欧洲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整个八月下旬,兰芳各地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说实话,很多农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大米,以至于许多人在把粮食收入粮仓之后,确定兰芳政府不会征收任何税赋,以至于情绪失控嚎啕大哭。

民国北方人喜欢吃小麦,南方人喜欢吃大米,这只是一个概括。

真正的现实是,有的吃就不错了,赶上荒年,吃糠喝稀的时候也是有的,甚至如果再有个天灾**,易子而食也不是奇闻,哪里还有心思挑三拣四?

但在兰芳,人们真正做到了想吃什么吃什么。

兰芳是个岛国,海产品本来就极为丰富,热带水果更是随处可见,

兰芳政府有自己的国有农场,使用拖拉机进行耕种,在遍布全国的35个国有农场中,工人的数量不到五千人,但他们却耕种着超过五十万亩土地,每年的产量可以达到60万吨,供应兰芳所有的军队和国家公务人员食用绰绰有余。

当然了,以上只是理论数据,目前的产量还没有那么高,而且到农忙季节,这些农场附近的驻军会到农场里帮忙,否则的话,光是育秧就能把农场里的工人们累死。

虽然看上去很不错,但秦致远并不满意,因为现在的农业机械还不够完美,进行大规模耕种的时候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如果农业机械能进一步提高,那么生产效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因此秦致远在蓬莱岛上开设的第一个研究所就是农业机械研究所,由已经从科西嘉会到兰芳的詹奇文负责。

詹奇文是留法学生,两年前加入隆承辕的研究所,担任隆承辕的副手。

詹奇文在机械设计上很有一手,参于了科西嘉动力研究所和雷诺工厂联合研发运输机的攻关小组,算是设计行业的后起之秀。

秦致远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研究所分拆成不同的专业研究所,这样的话更加专业,效率更高。

这也是正常现象,当一个研究所已经不够用的时候,分拆是必然的。

其实目前各种农业机械基本上都已经出现,比如种水稻要用到的插秧机,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机械产品,而且居然还是日本人申请的。

秦致远当然不愿意交给日本人专利费,于是就组织手下的研究人员开始攻关改进,改进项目不仅是插秧机,而且收割机、烘干机、碾米机都在改进范围。

秦致远就是要在兰芳推行农业机械化,好为将来开发北疆区积累更多经验。

目前北疆区的归属问题还是悬而未决。

日本人虽然焦头烂额,但仍然坚持兰芳应该把北疆区还给民国,英国和美国的态度还没有松动,法国旗帜鲜明的站在蓝方一侧,坚决和兰芳保持一致。

最近的国联大会上,一直在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不过这个问题想要解决并不容易,因为兰芳的态度很坚决,只要民国还处于战乱之中,兰芳就不会把北疆区交还给民国。

而日本的态度更加坚决,日本人现在已经提出威胁,如果兰芳不把北疆区交还给民国,那么日本将退出国际联盟,准备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仅仅是威胁而已,日本人除了海军能稳胜兰芳一筹,在别的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而随着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