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政治博弈(第二更) 重生明朝做暴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不仅仅是京师的杠精们已经准备好战斗,地方的杠精们也都会加入进来。

如果处理不好,银钞可能会引发一场政治危机。

明朝的杠精们那是怼天怼地对空气的,谁都不怕,连首辅也怕,孙承宗也被骂了不知道多少次。

老孙是心理素质过硬,至于陈子龙,就说不好了。

深夜,崇祯就派人将陈子龙接到宫中,就带着乾清宫。

崇祯在写他的经济学书籍,陈子龙则在乾清宫里,写接下来银行的规划。

外面已经是洪水滚滚了。

新政压力自不必多说,这是银钞政策宣布后的反应。

废除人头税这种政策,因为关乎全国,虽然皇帝已经发话了,户部在起草当中,却还没有公布。

这要是公布了,估计比现在的局面还要壮观。

不过你认为他们真的是为大明朝着想跪在外面,就误会他们了。

真要出去数数,五品以上的官员,基本没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五品以上的官员,得送了多少钱,花了多长时间才熬上来的,怎么会随便跑来跪着?

跑来跪着的都是郎中员外郎(处长)、主事(科长)等等中低级别的官员,还有一大堆的七八品官员,还有国子监的人。

当然,少不了一大堆的御史。

这些人都想着升迁,跪在宫门口冒死谏言,博名声,就是在给自己赢政治筹码。

例如以后上面有重要的位置空缺出来的时候,就会提到某某为人刚直正派,忠心为国。

所以,这压根儿就不是反对皇帝的新政,而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作秀。

纵观大明朝中后期,利用这种作秀来升官发财的比比皆是。

这也是大明朝许多政令不能行之有效下发下去的重要原因。

作秀的行为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顽固的阻力,影响了大明朝百年之久。

崇祯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

这就坑爹了,你们作秀就作秀,偏偏就跑来拿朕的新政做作秀的祭品,要牺牲朕的新政给自己博政治名望?

对这种行为,崇祯是大袖一挥,让他们跪,跪倒死为止!

这局面大有万历朝东林党们与万历帝死刚的趋势。

万历朝发生了什么?

因为国本之争,就是福王那档子破事。

万历皇帝想立福王为皇帝,东林党们不同意,就组团和皇帝硬刚。

这里面自然就被一些有心机之人利用了,大家一起去政治作秀,一大批人加入东林党,逼得万历皇帝最后不得不退让。

那些加入对抗的官员,后来都得到了升迁。

看看吧,这就是大明朝的奇葩所在。

这是政治里面的畸形风气。

不过,你以为真的只有中低阶官员参与,还是误会了。

后面的高阶大臣们反不反对银行之策?

当然反对,例如韩爌这种官员,通政使,正三品大员。

通政使是什么官?

百官奏疏皇帝,不是直接给皇帝的,由通政使传达给内阁,内阁写建议,司礼监批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