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吐蕃之议与修路 资本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等文武大臣都退出去后,大殿上只剩下李世民和被他点名留下来的这些人。李愔现在还躺在担架上呢,刚才还有李景恒、燕北那些人做伴,所以倒没觉得什么,可现在就剩他一个人躺着了,想站又不敢站,躺着又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在自己身上,那种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

李世民让李恪和李愔留下来,却再也没理他们,而是径自对李靖等人说道:“吐蕃现在羽翼已丰,又对我大唐向来无礼,今rì吐蕃大使被这些小辈殴打,以吐蕃以往的嚣张作派,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气,诸卿以为该如何应对?”

“陛下,吐蕃骄横已久,我大唐在此事上又万万不能退让,所以微臣料定,rì后必定兴兵侵我大唐,所以还望陛下早做打算。”房玄龄首先出来说道。

“房相所言不错!”卫国公李靖也站出来说道,“若是吐蕃兴兵,有很大的可能从剑南道进军,那里属于大唐南疆,兵力本就薄弱,而且那里又临近南方六诏,这六诏除了南诏外,其它五诏都与吐蕃交好,更利于吐蕃出兵。”

“嗯,两位爱卿所言有理,看来我大唐要做好与吐蕃动武的准备了。”李世民的头脑也很清醒,对于房玄龄与李靖的分析十分赞同。躺在地上的李愔对李靖更是佩服无比,他记得吐蕃与大唐的第一次交战,就是在四川的松州,那里的确离吐蕃和六诏都很近。

“侯卿,你做为兵部尚书,就由你来介绍一下吐蕃现在的情况!”李世民沉吟了一会,转头又对侯君集说道。侯君集时任兵部尚书,收集敌国情报这一块属于他的职权范围。

“是,陛下!”虎目鹰鼻长相凶狠的侯君集站出来说道:“吐蕃位于我大唐西南,与我陇右道中间只隔着一些羌人部落,其国东北就是吐谷浑,东南便是六诏。吐蕃现任赞普名为松赞干布,是囊rì论赞之子,松赞干布继位后,将都城由山南匹播城迁都于逻些,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实力强盛之极,虽然比不上全盛时的**,但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敌人……”

侯君集对着殿上的众人侃侃而谈,主要从军事方面介绍了一下吐蕃的情况。李愔大概听了一下,心中对大唐的情报系统十分的失望,本以来能听到什么绝密的情报?谁知道侯君集讲了半天,都是一些关于军事方面的信息,比如吐蕃军力几何?军队战力如何?主要将领是谁?兵力分布的大概情况等等,至于国内民生、政治、经济等方面,则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侯君集讲了半天,最后喝了口茶又接着补充道:“除了军力强盛之外,吐蕃还占着地利之势,因其地势极高,与我国接壤之处险峻非常,绝大部分都无法让军队通过,而少数几个关隘,又都有吐蕃重兵把守,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说到这里侯君集迟疑了一下,似乎想到什么难解的事,思量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而且听去过吐蕃的人说,除了土生土长的吐蕃人外,外人很难适应吐蕃的气候,比如有一些大唐商队,一旦进入吐蕃境内,商队中的人就会有不少人出现头疼、眼花、耳鸣、全身乏力等症状,而且人也会变得十分脆弱,一场小小的风寒就可能要了人的命。”

“噢?世上竟然还有这等事?”李世民一脸迟疑的问道,其它文武群臣也都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纷纷小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资本大唐》,牢记网址:m.xs639.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