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55 章 合作愉快 不想选秀的我一直想搞兼职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来之前有点紧张过头,来之后…

其实很快进入主题。

可能是因为许贺是个很务实的人,上来之后一番寒暄就开始谈事情:毕竟剧本只是给出了电影其中一部分信息,不如面对面交流来得更为顺畅。

这也算是为什么很多事情都是要面谈,才能最终决定。

大概就是因为如此。

当然,还有一个能这么快进入《人生大事》主题的原因是因为,许贺这边是超出韩延想象的能把握住这部他刚刚接触不到多久的电影。

“真的,贺总,要不是我知道你才接触这个本子不久...我都怀疑,你其实已经吃透了好久了。”

下午4点,窗外飘起了细雨,然后渐渐变大。

细细密密的雨丝打在窗上,带来这个时节特有的“早衬衫、午短袖、下个小雨披外套”的特质,也就是在屋子里都能感受到几丝凉意。

不过韩延丝毫不受影响。

他和许贺这边热聊一小时,感慨颇多:“真的贺总,这话你可能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但我真不是开玩笑或者拍马屁,我是真心这么想的。”

来之前韩延是没有想过,会聊这么久。

并且还这么深的。

毕竟江湖传言,许贺之前选本子虽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却又分外强调一个“选中了就万事大吉”。也就是只要许贺看上的本子,到了面谈这一步,基本上就是当场签约的架势。

这一点,无论是《扬名立万》还是《开端》或者《流浪地球》,似乎都是如此。

韩延之前也是有这样的期待,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说的都是啥,人家其实问的可细了。

明显是对本子有着细致的研究。

并且很细节的,问到了许多他们之前自己都没有想过的问题。

搞得韩延哪怕也算是老手了,都忍不住有些流汗:那感觉,就跟论文答辩的时候,面对导师一样——明明是自己的东西,也搞得蛮清楚的。

但就是莫名有点心虚。

大概是因为,感觉到对方比你还懂,分分钟就能抓出几个问题,然后开始盘问。

但导师还可以选择问,或者不问问题。

还可以选择放水,问些无关痛痒的。

而显然许贺的问题,就像是答辩会的主席在问问题一样:接连击中剧本的一些弱项。

比如商业上的,许贺提的是主线不够明确,缺乏推动力: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那个关于亲妈出现的那些情节,简直就是败笔,在最后把整个电影搅和的一塌糊涂。

许贺都能想到那场追车戏的场景,

那特么不就是“燕子,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的变形,并且逻辑还没有人家铺的那么流畅,名场面不是那么好复制的。

比如艺术上的,许贺也提出:

导演出身殡葬世家,但是从剧本深层次的感觉来说没有反馈出来。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内核是亲情片的电影,最终没有真正的把商业性和艺术性特别好的糅合在一起。

有探寻,但是不多。

这两个问题,直击电影核心。

韩延面对许贺直接心梗,想说:不是吧,上来就问这种问题?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