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八章:VCD。 重返1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骑士”的销售逐渐趋于平稳,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需要李冬过多操心了,在利益的驱使下,松下、孩之宝以及本地经销商也会拼尽全力去开拓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李冬会把大部分利润拿出来跟他们分享的原因。

在现代商业社会,分工合作才是最有效率的赚钱方式。

谢绝了谷长邵雄安排向导的好意,李冬从洛杉矶来到了旧金山。

硅谷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区,许多世界级的公司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比如赫赫有名的仙童半导体、雅达利、柯达,再到互联网时代的谷歌、脸书、苹果和亚马逊。

即便是在86年,硅谷也是全世界创业者心生向往的天堂,因为这里不仅能够让创业者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员工,还拥有众多的风险投资基金,每年硅谷地区的风险投资金额占据了全美三分之一的份额。

当然,李冬来硅谷可不是来朝圣的,他当前的身份是“凛冬投资基金”的老板,这个投资挤进是近期才创办的,注册资本一千万美金,资金通过巴哈马群岛的离岸公司提供,多家公司层层控股,一般人很难查到李冬就是这家公司的幕后老板。

这次来美国,除了打响“骑士”的品牌外,李冬还有一个目的,收购一项技术,mpeg(图像解压缩)芯片技术。

提到这项技术就不得不提起与之相关的产品——vcd,没错,就是90年代兴起的光碟机。

其实最早制造出第一台vcd的厂家,是一家华夏企业,他们生产的万燕vcd可谓是风靡一时,可惜由于对专利权的不重视,导致他们不仅失去了先发优势,而且在随后的vcd大战中一败涂地,最终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而导致这一切的核心,就在于mpeg(图像解压缩)芯片技术。

这项技术的发明者孙延笙是一名美籍华人,一开始他的这项技术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一直到后来万燕vcd一炮而红,才逐渐声名鹊起。

李冬现在要做的就是投资孙延笙的公司,将这项技术专利牢牢掌控在手里。

由于受到巴统禁运协议的影响,西方列强对华夏采取了高端领域技术封锁,很多尖端设备都是不允许运回国内的,所以在美国建立一个研究所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先生,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一个白人女子见李冬一身阿玛尼西装,小心翼翼地问,似乎是怕他听不懂英语。

李冬笑着用英语回答:“您好,美丽的女士,我想见一见你们老板孙延笙先生。”

“您,有预约吗?”

女子话还没说完,李冬就递过一张名片,女子连忙道:“好的,没问题,我这就帮您安排。”

之所以反应这么大,自然是因为李冬名片上印的是投资公司,最近公司的资金已经出现问题,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恐怕她就要重新找一份工作了。

很快,女子就把李冬带到了会客室,几分钟后,孙延笙就急匆匆赶来。

“李先生,不好意思,我听前台说有投资人想要见我,没想到居然会是同胞。”孙延笙热情的跟李冬握手。

李冬笑道:“哈哈,孙教授不必客气,我只是个代理人,背后还有投资人,有话就直说了。”

“当然,您请讲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