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5章 帝后模拟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不久后,朝廷向天下发布诏令,宣布正式解除海禁,从此对出海将不再做限制,并且开通巴县,沽县,淮县四地的通商口岸,着重修建周渡口,将周渡口从一个渔港扩建成大型港口。

同时朝廷的水师征兵令也施行了下去。

后一个征兵令与商人没有多少关系,但是第1个解除海禁的政策却是引起了不少商户的注意和讨论。

那些复杂多样的海税增减政策,寻常人看着会头晕眼花,但是但凡有点眼光的商户见了都要仔细思索一番,从中敏锐地嗅到利益的气息。

十一月底的天气已经凉了,是出行也要披上披风大氅的时节。

一个车队在路过应州云水城时,在云水城落脚,稍作停歇。一个女子披着石榴色毛边披风从马车上下来,拢了拢领口感叹道,“不过相差几百里,这应州就比云州府要冷上许多。”

跟随在女子身边的人说,“这时节可是北一寸,冷一分啊,当家还是快些回马车里去吧。”

女子摇摇头,“不必了,陪我在云水城里随便走走吧。”

——这个被叫做当家的女子,赫然便是云州城的第一大商人易银瑶。

在云州城被收复后,她应下了皇后的提议当了皇商,帮云州府重新开通对外的贸易,促成别处商人来云州府做买卖——这一项倒是并不难,云州府被朝廷收复后先是有各项免税政策,又逐渐水泥路,后来还通过满山堰与水路连同,有这么多的便利,倒是吸引来了不少商人入住。

而土地统分这个政策,在别处对商铺的影响是很大,但是云州府,还有易银瑶就完全没有受到这个政策的影响了,因为早在云州府被朝廷收复的时候,那里的田地就早就被朝廷收缴,归功分配了,易银瑶知道朝廷有心整治这一方面,自然不会想不开去碰,就安安心心地做她买进卖出的生意,现在生意规模甚至早已经超过了她那身为邑台郡首富的爹。

先前邑台郡遭遇旱灾时,易银瑶也捐了不少赈灾的物资,早早说服她爹把她爹娘从邑台郡接来了云州府。

此时的易银瑶缓步走在云水城中,想着她得到消息开始就在琢磨开放出海贸易的政策,走到云州城城中那条贯穿了整座城池的大河旁时停住了脚步,问身边的丫头,“我记得云水城原先有个淳家,没落之后分了家,他们家是不是有两个造船坊废弃已久?是分到了哪一支手里?”

“三支。”丫头想也没想立刻就答了出来,答完之后好奇地眨了眨眼睛,“当家是对那两个造船坊有兴趣吗?”

易银瑶没回答是也没回答不是,又沿着江走了一段路后,到了云水城里的街道,看到前方富丽堂皇的一个大当铺后扬眉笑了一笑,“走,当家的带你去谈个生意去。”

这大当铺上的牌匾赫然写着沈家当行,是云水城最大的一家当铺。

这边且不说易银瑶如何通过沈家当行与淳家联系,最后买下淳家手里那两个废弃造船坊的事,海禁解除,有不少商人心里都颇有想法。

再说云水城这一座城池,其实就相当有来历。

云水城依着泛江而建,并不简简单单就是偏北方的一座小城池而已,它在战略上的地位还不低,以前宣国和北方有摩擦时,军队都是主守这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