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18 章 118、法理情理 第一科举辅导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众生开始替高裶操心,让宋问有些哭笑不得。

宋问:“人家既然是和离,就是自己的选择,哪有什么可怜的道理?也不是你们该关心的。”

众学子立马噤声。

宋问道:“既然你们已经查到这里,那之后,又该怎么做?”

众学子面面相觑。

他们能怎么做?将此事上报?可是御史台也不需要吧?

冯文述道:“之后?之后不是与我们无关了吗?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宋问:“你们查到这里,不妨设想一下,假使你们现在有时间,有能力,那么下一步应该怎样去做?”

冯文述了然,答道:“自然是派人去钱塘查清真伪。当年的公文记录,邻里知情人,总能找出些许猫腻。另外还可以去高家一问真假。他们既然与高侍郎关系疏远,那么眼见实情暴露,不想引火烧身,应当会说出实情。”

宋问:“好。假使你们的猜测真是正确的,而你们如今身为大理寺的成员,你们该如何判决?”

众学子沉默片刻。因情理与法理开始犹豫。

这也才是从一开始,困惑的原因。

赵恒叹道:“按律来讲,理当处以死刑。”

另一学子道:“可高侍郎其实也没做错什么,只是检举了上官而已。而刑部尚书的罪责,经查不是确有其事吗?难道检举也有错?那往后,人人皆怕引火烧身。”

“这是两件事,不可同类而语。”梁仲彦道:“此事与他是否检举上官无关。根源还是他自己身份作假,蒙骗众人,甚至官至刑部侍郎。这确实是死罪。”

“可是,高侍郎除却此事,又做错了什么呢?”学子激愤道,“朝廷大小官员成千上万,真正能做到己身端正,恪尽职守的,又有几个呢?高侍郎当年在硖州便素有贤名,之后调到长安,我也未听闻过他不好的传言。家中简朴,无所积蓄,断案复核也从未出过差错。即不结党营私,也不独断专行。若要问什么是好官,能做到这样公正的,已经算好官了吧!”

宋问趴在桌上,定睛看着他们。

学子也偷偷看向她,想从她的表情中察出一二。

宋问微笑着点点头,鼓励的示意他们继续。于是众生便越发有信心,挺直腰背侃侃而谈。

“不错,‘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追根究底,难道不也是因为,若身为平民,此事牵扯高官,高侍郎冤情难诉,才出此下策?那错的,就不仅仅是高侍郎,还有那些视百姓疾苦于无物,尸位素餐,享乐当道的人,他们才该是罪大恶极!”

另一人道:“不错。何况,高侍郎最终选择的,还是以律法绳之,并未处以私刑。刑部尚书,或是那些被他弹劾的人,受到处罚,不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犯下的过错吗?”

赵恒道:“照你这样说了,高侍郎的罪名,难道不也是因为他自己犯下的过错吗?”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学子道,“莫非天下人都要杀他?若是百姓知道实情,那么触怒天下人的,究竟该是谁呢?”

冯文述:“并非万事皆可以情理度之。律法岂同儿戏?”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