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2章 看光阴如水 化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在赵士程这几年的不懈努力下,他已经不必事必亲躬,而是只需要写写流程,发到山水那里,自然会有人去帮他完成。

这次的味素生产也是一样,先前他亲自教导的几个小书童们如今只是陪上七天才到他这里补习,其他时间,都在七里坡和学校里,攻克各种生产的难关。

图纸上的一个反应生成很简单,但到了实际情况,就远比这复杂,比如原材料,很多材料的产地不同,成分含量不同,所用的配比当然也不同。

这些事情赵士程初期会管管,等到几个徒弟都有一点水平了,就果断放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只有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才会报到他这里。

这几个书童如今大约也就是个高一化学水平,不过在这个时代,也足够用了,更深奥的有机化学,他们学了也没有用,赵士程当然也就没有教。

如今山水的商铺已经是全国大的州府都有分铺的大店,有的太远的地方,很难直营,赵士程便让她用了加盟和代理的制度,成效显著,市场打开得极快,以至于产能严重不足,他们的很多产品都价格虚高,很是从富户手里收割了一波财富。

赵士程对此是乐见其成的。

“商业存在最大的价值就是资源的再分配,如今的我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他每月都会抽空去学校,给自己几个头号手下讲几堂课,这几位无论有多忙,都会过来听,远在辽东的陈行舟没有这个待遇,但几位师兄师姐的笔记都是默认要给他抄一份的。

“朝廷不抑兼并,富者连阡陌,贫者无寸土,但是富者良田千顷,也不过一日三餐,一张床塌,简单地说,他土地上生产的东西,他自己一个人,是用不完的,便是加上奴仆、亲人,也是用不完,”赵士程敲着黑板给他们解释,“而这些多余的钱财,最后会到哪里,你们知道么?”

王洋答道:“富户们大多继续购置土地,或者储备入库,作为儿女嫁妆,又或随葬入土。”

赵士程点点头:“这就是为什么,贫民永远都吃不饱,因为任何多余他们生活的基本食物,都会被收走,所以商业可以从他们手中购出粮食,再通过天灾等种种手段,普通田户破产,兼并他们的土地,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劝课农桑毫无用处,而是要将从贫民手上收来的钱粮,用在他们身上,扩大再生产……”

学生们都听得十分认真,张叔夜也在其中,不时提问,他以前对这些有着模糊的概念,但却没法讲得那么清楚,赵士程却能信手拈来,让他钦佩同时,也听得越发认真……若是他真想入朝廷中枢,这些知识对他的作用就极为巨大。

赵士程继续给他们讲解基础设施建设对资源的优化作用,大宋有一个前后朝代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有着广大的工业潜力——这个上下几千年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朝代,之所以商业那么发达,就是因为大量农民已经从土地上被赶走,入得不入城求生活。

什么送餐外卖,三百六十行,在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劳动合同的年代,可不是什么好的工作,一个五品官员出门,就能人十来个亲随牵马、开路、担着各种日用物品,这些人都是失地之后生活无着,与主家签了长约的奴仆。

他如今趁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