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63 章 决战1 明朝大祸害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这是一首乌兰托娅听了想打人,鞑靼贵族听了想杀人的神曲。

由于大明的经济封锁,生产力落后的鞑靼人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生活物资极度短缺的窘境,尤其是棉布、铁器、茶叶、盐之类的生活用品,那更是有价无市。他们确实是有着成群的牛羊骏马,但那又如何?他们无法生产这些东西,周边也没有什么势力能够为他们提供这些,只有干瞪眼的份。尤其是灾年,他们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大明官方记载,很多鞑靼人蓬头垢面,跑到边墙来,或牵着牛羊,或拿着马尾,或拿着兽皮,大声呼唤着边墙这边的大明边民,哀求着要用这些东西跟边民交换一点杂粮、铁器、棉布之类的东西,那困顿狼狈的模样,连边民看着都有点不忍。鞑靼人年年入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抢粮食,抢生活必须品,金银财宝啥的有最好,没有的话也无所谓,因为这些东西在大草原上是很难买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的。

出动几千人马就为了抢一批铁锅,这绝对不是什么地狱笑话,这是真实的历史。

鞑靼人生活困难归困难,但贵族的排场可不能少……哪儿的贵族都一个鸟样,不会管底层民族的死活,只管自己过得好就行了。因为穷,他们压榨起底层牧民来那真的是毫不客气,用“敲骨吸髓”来形容可没有半分夸张,相反,写实得很。没办法呀,太穷了,不压榨得狠一点根本就榨不出多少东西来。年复一年敲骨吸髓的压榨让很多鞑靼牧民都活不下去了,纷纷逃去投奔明军,甚至李成梁这等无数次杀降冒功、毫无信誉可言的家伙表现出一点点诚意之后,都马上就有大批鞑靼人跑去投奔他,替他守墩台。没办法,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只能跑去辽东碰运气,就算被大明边军杀了,也算死得痛快,省得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受罪!

留在大草原上会被台吉们压榨到根本就活不下去,跑去投奔明军则很容易让明军杀了换军功,这就是鞑靼牧民的处境。

而这首歌将这些原原本本的唱了出来,简直就是在扎鞑靼人的心啊!

得亏绝大多数鞑靼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听不懂汉语,不然现在他们怕是得哭成一片了。

长昂咬着牙说:“这帮该死的明军很擅长动摇我们军心啊!”

青把都同样面色阴沉:“绝不能让他们活着回到蓟镇!”

众台吉都点头。可不是,这么一支剽悍善战、待遇良好的军队本身就对鞑靼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他们还很清楚鞑靼人的生存状况,针对性的给他们玩起了攻心战术,哪个鞑靼人能撑得住?得亏神武军崛起的时间并不长,是去年冬季才移镇蓟镇的,真让他们像浙军那样在蓟镇驻扎个十年八年,只怕大宁这边的鞑靼勇士得全部跑去投奔他们了!

他们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神武军必须死!

嘹亮的歌声中,神武军那庞大的方阵军已经全部开出了大营。这是一个首尾连绵近十里、宽数里的巨型方阵群,方阵与方阵之间间隔只有一百来米,挨得这么近,进行交叉射击的时候误伤自己人的概率会大大提高,但好处是让在方阵间穿梭的鞑靼骑兵很难提得起速度来,因为留给他们的空间实在太窄小了。这对于明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他们并不在乎误伤自己人,只要能让鞑靼人冲不起来就万事大吉————除非是打昏了头,否则两队火枪手朝着从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