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7 章 电力 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此时此刻,人类文明在塞德娜星之上拥有的“据点”数量,已经高达上百个。这些据点大部分都是各种采矿点,譬如铁矿、锰矿、铜矿、水矿、干冰矿等,它们依据类型的不同,大部分都分布在以几个综合基地、几个种植基地和畜牧水产基地以及工业区所构成的“生活圈”的周边。

时至今日,连接不同据点之间的主要交通方式,是工业区之中人们自行生产的太空车。这种太空车后边可以加上车斗,具备一定的运输能力。

这总计上百辆往来穿梭于不同采矿点之间的太空车时刻运行在塞德娜星的大地之上。在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人手的同时,也运回了各种各样的矿产和资源,成为了支撑生活圈运转的交通大动脉。

但这种模式,不得不说是十分低效率的。首先,太空车车斗运输量有限。其次,太空车无法做到智能化,而是必须要有司机去驾驶,又占用了大量的人手。甚至到了现在,伴随着工业区各种工厂和生产线日趋完善,生产效率逐渐提升,太空车车斗的运输量,甚至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

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否则,这件事情就会成为工业化道路上的瓶颈。

此刻,摆在赵长星面前的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最简单的。它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大致平整一下不同据点之间的交通道路,主要运输方式则仍旧维持现状,也即通过司机驾驶的太空车来进行。

因为道路被平整,车速可以提升的缘故,这种方式,大致可以提升大约30%的运输效率。

第二种方案较为复杂,这种方案需要在平整道路之后,再以某种凝固剂凝固碎石粉尘等,铺设出专门的路面。之后再辅以一些定位仪、指示器等,实现太空车的自动驾驶,如此便可在大幅提升运输效率的前提下,节省出大量的人力。

相应的,这种方案所需的投入也远远超出第一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耗费资源与人力最多,但效率也最高。这便是轨道交通——直接在塞德娜星大地上铺设铁轨,用火车来连通不同的据点。

它的运输效率是最高的,且同样可以做到自动驾驶。

面对这三种方案,赵长星犯了难。思考良久,又与选修了交通工程的几个人讨论一番之后,赵长星咬了咬牙,直接选择了最难的第三种方案。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直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省得以后跟添油战术似的慢慢升级。”

之所以选择这个方案,赵长星也是有底气在的。

虽然此刻所有成年人人数只有几百,工业化也尚在初级阶段,但塞德娜星也不是地球。

这里重力太低了,这就意味着,铁轨的品质不需要太高,路基不需要太坚固,车头的牵引力也不需要太高。并且,这里没有恶劣天气,全真空环境不惧零部件氧化,没有拆迁啊,占地啊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综合这些因素,赵长星才下定了决心。

但是……选择轨道交通的话,有一件事情人们却必须要去解决。

“领袖,选择轨道交通方案的话,我们的电力供应就不足了。”

讨论会之中,选修了电力专业的柴诚面有难色。

在来到塞德娜星的初期,第一代、二代三代的人们,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牢记网址:m.xs639.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