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50 章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侯寨村的集体经济怎么会这么赚钱?说到底,还是因为当初卫昇给他们规划的这条扶贫路,“后劲儿”实在是太大了!

谁能想到,不过就是请几个老农民,带着一帮小孩子学习怎么种菜、养猪、喂鸡,这个研学基地的生意居然这么火爆?

现在,侯寨村几乎所有能拿来种地的地方,都被村里圈起来,做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了让孩子们随时都能来体验农村生活,村里还把这些地做了规划,争取一年四季什么时候来侯寨村研学,都能体验到不一样的项目。

村里甚至还把集体所有的毛竹山也圈了起来,春天带孩子们挖春笋、摘野菜,冬天带他们上山找冬笋、捡野栗子。

更重要的是,就像卫昇说的,这些地要是按照以前的耕种模式,就算发展特色种植,一年最多也就种个两茬,现在农产品又不值钱,累死累活一年,能挣多少钱?

可按照现在的研学基地模式,一块地今天这个班来参观学习,明天还能接待另一个班……只要地里的蔬菜还在,就能源源不断地接待不同的游客,赶上粮食蔬菜成熟的季节,收回来的粮食和蔬菜,还能卖给游客们,再赚一笔钱。

而且,和各大中小学组织研学活动,还有个好处,那就是每年的耕种、锄草几乎都不用村里出钱,只要时间门安排合理,让合作学校组织学生来体验耕种、锄草这些农活,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顺便帮村里把这些地给整出来。

据村里人说,因为来体验的学生太多,有时候地里的杂草都不太够用呢,咳~为了让每个班的学生都能体验到给农作物“锄草”,有时候他们还得偷偷往地里撒一些草籽,不然学生们来了,地里没有杂草怎么行?

就这样,靠着全村几百亩“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还有两座毛竹山,侯寨村每年光是售卖各种“研学体验套餐”,营业额就有四百多万了。

村里的游客多起来之后,侯寨村还把附近的一块砂砾地改造成了停车场,每年停车费都能收不少。还有村里的游客中心售卖的各种土特产收入、村办度假宾馆的收入……这些钱加起来,每年也不少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赚钱的。

最赚钱的,还是当初村集体投资的那几个厂子,先不说野菜加工厂和泡菜加工厂了,单单是侯朋飞这边的竹木工艺厂,现在就已经发展到个分厂了,听说去年线上销售额就破亿了,村集体以集体土地入股,每年光是这一块的分红就上千万。

这么一想,要不是这两年集体经济投资开支大,别说每人一年一万了,再过两年,每人五万也不是不可能。

这么算下来的话,一家四口哪怕一年什么都不干,躺在家里,每年也能从村集体分到二十万。现在就是城里的双职工家庭,夫妻俩一年工资加起来,也未必就有二十万呐!

更何况,听村长侯天保说,现在村里大部分村民都干劲十足,铆足了劲的挣钱,有自己花钱考了驾照,在村里开起了客运班车的;有自己进货开店做小生意的;有开农家乐、土菜馆的,还有很多年轻人做起了自媒体……

远的不说,就拿桂平奶奶一家来说,女儿女婿无意中带火的自媒体账号,据说现在粉丝都有好几十万了,全网的丈母娘都在羡慕桂平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